大洋网讯 5月27日,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运营六周年。27日上午,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26日,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累计开行列车60.14万列次,线路运营共计2133.45万列公里,累计运送旅客达2.48亿人次,日均客运量11.32万人次,列车正点率为99.97%,运行图兑现率为99.99%,正点率及兑现率达成均高于国家标准水平。
六年前,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试运营,东莞正式迈入了“地铁时代”,东莞也成为国内第27个地铁城市。2022年,东莞市轨道公司立足东莞市构建综合交通大格局,将持续做好运营安全保障工作,在运营服务品牌提升之年,开好局、起好步,继续做广大市民的“贴心人”“聆听者”,不断推动东莞轨道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民众生活增色添彩。
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各项运营安全管理工作
2号线作为一条承载万千市民出行的城市“地下动脉”,一直以来,东莞市轨道公司以夯实民生根基为目标,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各项运营安全管理工作。一是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开展责任制落实,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水平。二是深化内外联动机制,实现应急演练日常化、常态化,更是多次会同公安、卫生、应急管理、属地镇街等部门开展防汛、反恐专项应急演练。三是持续开展主题安全教育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将安全理念贯穿到2号线运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四是聚焦疫情防控,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有效落实,坚决筑牢地铁安全防线。
2号线成市民绿色出行的首选方式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2号线日益成为广大市民绿色出行的首选方式。市轨道公司立足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坚持“创新是企业的动力之源”。一是精益求精,自觉对标国家级、行业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标准,深入开展精细化管理,为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二是技术赋能,一方面不断提升电客车自主全架修能力,在保障列车供应的同时,为2号线安全运营再上一道“保险”。截至目前已完成17列电客车全架修任务,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2号线20列电客车首轮架修全面交付运营;另一方面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成果评审工作,多次荣获省市金、银奖荣誉,将安全生产推向纵深。三是创新增效,积极开展节能降碳、科研技改(含国产化)等专项项目,在多个领域成功申报国家新型实用专利,有效提高2号线设备性能、延长生命周期、降低运营成本。四是以人为本选树先进典型,打造一支具备专业技能和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据了解,多名技术骨干人员荣获省市级、全国行业内荣誉,其中“电子工厂”荣获“2018-2019年度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劳动竞赛先进班组”“2021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乘客乘车便捷体验感不断提升
同时,市轨道公司始终坚持东莞城市发展与地铁运营服务品质提升相互促进,重视服务经验积累,不断提升市民出行的体验感和幸福感。一是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明确服务工作是2号线运营的主责主业。二是优化服务,推动服务品质再升级。一方面积极探索新兴支付方式,从实现全国一卡通到多客户端App乘车,从扫码过闸到“5G+AI”人脸过闸试点推行,不断提升乘客乘车便捷的体验感;另一方面聚焦特殊群体出行、车站设施设备维护、丰富票卡种类等需求,推出预约出行、移动母婴室、迷你图书馆等特色便民服务,让市民乘客感受城市的温度。三是运筹帷幄,为保障运营安全平稳、有序,实现2号线运能与客流相匹配,合理规划行车间隔、制定运营保障方案。四是以立足平安东莞建设,以乘客需求为导向,以党建互联为平台,着力打造“警站共建”党建品牌项目,为乘客营造和谐稳定安全的出行环境。
全力以赴立足“双统筹”,夺取“双胜利”
在疫情防控方面,为全力以赴立足“双统筹”,夺取“双胜利”,市轨道公司毅然扛起疫情防控的国企担当。市轨道公司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态势,坚决筑牢地铁安全出行防疫屏障;科学谋划力争主动,及时编制、更新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不断完善、提升应急响应处置水平;严阵以待做足防疫准备,“全面铺开+精准防控”双管齐下;“轨道绿”积极投身抗疫一线,内外联动、齐头并进,多路径、多形式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谢英君